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色批中文网 www.spzw.net,bennyxin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弄堂房子,所以我的童年是在上海的弄堂里度过的。长大以后,每次看到有关弄堂的文字和图像,都会抓来细读细看,印象最深的是沪上作家王安忆的长恨歌开篇描写上海弄堂的整整一章。不过,那不是我印象中的上海弄堂,不是说名满天下的女作家写得不好,只是那是王璐瑶长大走出的弄堂,不是我的。

    我印象中的上海老弄堂,是一个门牌号码下,上下二层楼,前后两扇门,住着四五户人家。前门进来,是一条靠墙的狭仄过道,过道一侧的第一扇门开进去是一间宽敞的大屋,称作“客堂间”顾名思义,应当是迎宾待客的厅堂,现在却成了一户人家食宿起居的所在。沿着过道往里走,遇着第二扇门,关着的是后厢房。这间屋子夹在中间,光线幽暗,晨昏不分,原本作卧房用适合不过,如今可苦了其中的住户,大白天也得亮着灯,每月多耗几度电。走道尽头,陡然现出一片天地。那是一个小小的天井,不大的地方,硬是塞下了一只大水斗和数个水泥灶。几户人家用水用火,洗漱做饭,全在这里了。水斗上方高高低低的水龙头,有几个滴着水,便有几家人在此繁衍。灶台上铺着的水泥青石板,早已染上了烟火色,好像深深浅浅的雨墨云遮蔽了澄澈的天,就等着雷公电母一就位,豪雨倾盆而下。那是婶婶婆婆一擦火柴,油锅滚沸,香气飘溢,沿着走道,散入了四邻。灶头好几家,左右并排放,善用了有限的空间,而且住户们早就熟悉了各自的作息,似有意似无意地错开了汲水生火的时间。上班的人迟不得,拿着退休老保的阿公阿婆便让出了正钟点;年轻后生喜欢夜生活,晚归晚出,老人家则讲究养天年,早睡早起,也是互不相扰。从早到晚,天井里总是不缺忙碌的身影,却又见不到几个人挤作一堆转不过身的窘况。以老上海人的精明伶俐,深谙“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应世哲学,自然不会找不出一个在同一片屋檐下客客气气、融融泄泄的安居之道。纵使有一两个毛头新迁户,不懂得约定俗成的规矩,给其他人家添了麻烦,一次、两次、三次,数次之后“拎不清”的坏名声就在弄堂里传播开了。新住户进进出出,就会多多少少觉察到邻居们眼角冷冷淡淡的余光,背后蟋蟋嗦嗦的私议。一般明白事理的,也就会到了意,改了行止,不会让这暗中的不满扩大成明白的口角。与天井相连、与过道正对的还有一扇门,里面是底楼的最后一间房,叫做“灶披间”这离灶头最近、原先供人吃饭的屋子,不大也不小,外门开出去便是弄堂间的空地,所以也是这个门牌的后门。天井里还有一道窄窄陡陡的楼梯,通上二楼。楼梯短短,也就二三十阶吧,顶头是一个小平台。平台靠灶披间的一侧有一个“亭子间”人若飞鸟住在空中的亭子里。屋子一上一下,只隔着一层楼板;名字一雅一俗,差了天地。亭子间对过,还有一段更短更窄的楼梯,七八阶而已,那里门后藏着的可是楼里最大的一间屋子-“前楼”前楼铺的多是木地板,脱了鞋,轻轻地走。动静大了,叮叮咚咚,楼下的后厢房、客堂间里就听得一清二楚了。前楼开有四扇窗,窗下便是前门外的水门汀。送电报或挂号信的邮差根本用不着进门爬楼梯,在底下一声叫,楼上就得了消息,拿着图章匆匆赶下来。楼上住户都在窗外安了铁架,摆上一些小巧的花草,更大的用处是将一根根长竹竿从自家的铁架直搭到了对面的架子上,做成了一个空中晾衣场。那底楼的住户呢,岂不是没了这个便利?才不会。弄堂的墙壁之间、门牌与门牌的相连处,横着一道道铁梁。梁子不高也不低,高了,够不着;低了,晾晒的长裤打着了行人。每到晴天,阳光初现,家家户户就把夜里收在过道顶上的竹竿都搬了出来,套上昨日未干的或今晨新洗的衣裤,架到了横梁上。这活儿徒手不成,得用一件叫“乌杈头”的东西。那是一截抛得光光的木杆子,顶头绑着一个铁制的分岔,活像一个头小尾长的英文字母“y”或中文字“丫”用的时候,分岔口对准了竹竿头,向上用力一顶,往前轻轻一送,再缓缓放下,竹竿便从梁上到了手中。至于这名字的由来,也许以前在乡下,把手的木杆多用乌木做成,顶上分岔又状如树杈,故而得名。随着江浙的移民汇聚到了这座城市,这“乌杈头”就从木屋竹舍流传到了砖瓦弄堂,绵延至今。到了这里,想是最高明的建筑师也不得不赞叹这些弄堂居民善用空间的本事,原本一个门牌一个住户的天地里最多时竟然塞下了五户人家。这还没有完,横向的地方用尽了,顶上的天空却是无穷的。前楼之上就是房顶,在屋脊处尚有约一人高的空隙。有人就想出了点子,打通了屋脊下的顶层,沿着两侧的坡度硬是搭出了一座小阁楼,再竖起一架木梯,直通前楼的门口。摆上一张床,两个木箱,一台电视机,前楼的人家凭空多了一间唤作“三层阁”的小卧室。少年人手脚利索,爬上爬下方便,三层阁常常成了他们的小窝。三层阁的灵魂在屋脊上的两扇“老虎窗”(“老虎”是“roof”的谐音)。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一扇窗前射入,黄昏的最后一道霞光从另一扇窗后消退,弄堂的晨昏在这里作最后的牵手告别。三层阁的狭小逼仄在所有房间中无出其右,但那里却是整栋楼的最高点,小窗外的世界广阔无垠。白日里,探头出去,就若置身于海上,但见层层叠叠的黑浪起伏绵延,无边无际。一阵风铃声过,白白点点的海鸥从海面疾掠而过,那时某户人家放养的鸽子。时不时,远处隐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汽笛声,这却是真的,沿长江而下或是从东海泊来的轮船在黄浦江上进港靠岸了。到了晚间,窗户里可以吹进江上刮来的海风,凉凉的,湿湿的,咸咸的,将阁楼里的憋闷之气一扫而空。夜深人静,大人睡着了,老人睡熟了,少年郎趴在老虎窗口,对着幽深的星空,想着隐秘的心事,琢磨自己什么时候可以离开这一尺见方的蜗居,在天穹地庐的旷野中奔跑。多少在弄堂里度过孩提时代的少年,在这一扇小小的天窗口,开启了追逐梦想的旅程,完成了现实与理想的第一次思辨。

    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没有再住过上海的弄堂了。外公去世后,外婆年事已高,几个子女很不放心,商量之后,把她接回了家,挨个轮流住上一年半载,外婆的弄堂房子也出租给了别人。从那以后,每至逢年过节,几家人不用再往弄堂里钻,改在宽敞明亮的新公房里团聚。出国之后,这样的家族聚会也无法出席了,代之以一通在众人手中辗转的越洋连线。原本以为弄堂已经从我的生活中永远消失,旧时的记忆也渐渐淡漠到混沌不清,竟然就在这一刻,在富丽堂皇的异国歌剧院里,一群不同发肤颜色的人中间,舞台上变换着或悲或喜却永远离奇如传说的故事,狭小、逼仄、琐碎、平民、染满了烟火色的弄堂又出现在我的眼前,事无巨遗,纤毫毕现,仿佛我从未离开过,今早刚刚从中跨出。

    “music of the night”的音乐再次响起“幽灵”的声音一回比一回魅惑,少女的沉沦却一次比一次少。在地底反复吟唱的悲歌终究敌不过天光下一次脉脉的诉说。人是向往光明的动物,只能在黑夜中绽放的“夜之歌”在写就的那一刻就已经沾染上绝望的气息,纵使迷惑了感官,控制了思想,却始终无法触及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那最柔软的地方又在何处?

    我垂下头去,以手支额,眼前蔓延开朦朦胧胧的天地。

    那里升起晨曦

    飘荡的生命凝成朝露

    恋上一株青草的诱惑

    轻轻吻落,苦乐难说。

    时间溶成树脂,层层包裹;

    青春化作微尘,点点混着。

    日出月落,潮起风过

    百年,筑成一块琥珀。

    阳光下的杰作

    纹路交错,七彩闪烁。

    穿越坚硬的外壳

    最柔软的核

    却是那茎草稞。

    轻轻一触

    尘封的露水变成泪珠滚落。

    弄堂是我幼时的居所,那里谱下了我童年的基调,也承载着我心中最柔软的核。在数十年后不经意的瞬间我才陡然明白。

    清晨来临的时候,整个弄堂从睡梦中苏醒。外婆牵着我的手,我替外婆拎着小菜篮子,走出家门,去买菜了。马路上,市场里,总能碰上一堆相熟的阿婆阿婶。“侬早”、“侬好”的开场白之后,当天的小菜经开始流传:“今朝东边摊头个肉交关便宜。”“今朝苏北人个虾邪气新鲜。”“今朝公家菜场个青菜看上去黄哈哈,勿灵格,莫买,去自由市场。”就这样,一路遇,一路说,一路买,几乎每次都能将又好又便宜的小菜装进篮子,满载而归。弄堂里一天的生活就在菜篮交错、言语相传之间热热闹闹的开始了。

    黄昏到来的时候,弄堂里进入了一天中最欢乐的时光。除了寒风穿堂和落雨湿街的日子,家家户户门前都搬出了躺椅、板凳、小桌,在弄堂间的空地上摆起了场子。闲谈,串门,看报,读书,打牌,搓麻将弄堂的居民们白天里散落各处,忙碌着各自的谋生事,此刻聚在同一片天空下,享受着生活的乐趣。这时候,我最常做的是搬一张小板凳,坐在辛劳了一天的外婆身旁,同她说话,或是听她与邻居的闲聊。外婆的文化水平不高,不能为我讲那些书中的童话故事;阅历也十分有限,没有什么曲折离奇的往事可以回忆。我最多听到的是她在浙江宁波乡野间的早年生活和她与外公迁居到上海后抚养六个子女的点点滴滴。有时,她也会讲上一两个她们当地流传的故事,都是简短而带着劝谕的意味,后来我读到百喻经,隐约发现了一些相似,又随即联想到离外婆的故乡不远就有一座香火鼎盛的江南古刹(阿育王寺),才明白这些故事的源头。外婆口中的无论虚构的故事还是真实的回忆,都是平淡似水,可那时我总是依恋不已,每次收起板凳回屋睡觉时总是会抱怨夜幕降落得如此匆忙。即便到了如今,幼时听到的东西早已剩不下什么,在许多个不经意的傍晚,飞扬的晚风清洁我的身体,燃烧的霞光温暖我的脸颊,我心中默默念及的依然是夕照中的弄堂,促膝而坐的祖孙,和她们喃喃的细语。外公则生性沉默,年老之后更是不爱说话,这时候在藤椅中常常一坐就是个把钟头,姿势都很少改变,似乎周围的一切流动都与他无关,他坐在那里,只占据着弄堂一个宁静的角落。年幼的我根本猜不透他在想些什么,也不敢去打搅他,只有在和他下象棋的时候,才看得到他活跃的神情,说“落子无悔”时的豪迈。所以,在那个父母将我接回的清晨,当我带着简薄的行囊跨出门槛,从迷离的双眼里看到外公静默地坐在门边朦胧的雾气中老泪纵横时,我登时目瞪口呆。我人生中最为酸楚的一场离别最终打下了惊心动魄的烙印。从那天起,我开始疑惑地思考我对他人的理解。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有些感情如同沉寂的火山,只有在它再次喷发的时候才能让世界感觉到它内部熔岩的炽热。

    弄堂的晨昏足以勾勒出我童年生活的面貌。在回到属于自己的家和已经有些陌生的父母身边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进入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模式:终日紧闭的双重保险的大门,急促如踩着钟点的父母的脚步,一月之后依旧识认不全的左邻右舍,简短而又稀疏的有客来访,我似乎被突然从一个喧嚣的尘世抛入一家清修的道院。每个晨昏,风穿过房间的声响入耳成了我孤独迈向成人世界的足音。

    好在,很快我开始了求学的生涯。置身于一群同龄人中间,我的疏离感被填充了很多。学校里,除了学生,还有老师,严格负责的老师,从第一堂课就教育我们要“刻苦学习”的老师。一个“苦”字,省去了多少言语,道出了全部意旨。听不懂课堂的讲解,并不稀奇,因为要苦学;碰上了毫无兴趣、总不开窍的科目,就投入更多的时间,因为要苦干;面对着随我们被颠来倒去排列张贴的名字而颠来倒去的友谊,硬起心肠,因为要苦追。难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界荣享“hard worker”的美名,我们从小就被教会了以苦为乐。

    我不可逆转地成长。童年在那个雾气弥漫的清晨从我身后沉睡未醒的弄堂那里远去,只有在每年假期里我固执地要求回去小住时停下她消逝的脚步。这种挽留也在我升入初中之后因为日益繁忙的学业和外公外婆日益衰老的身体而宣告放弃。人们总是说时间一去不返,其实岁月漫长得如同静止,在时间中流逝的是我们。

    “all i ask of you”的旋律在管弦乐中缓缓升起,戏近尾声。少女救赎式的一吻终于将冰封的夜空融出一缕晨光。幽灵唱着“it’s over now, the music of the night”缓缓地走向舞台一角孤独的王座,在另一侧少女和她的情郎携手的背影消失在幕后。

    无论多少爱恨,我们在此分手,他日如若相逢,你是否还能识得我的歌声?

    我不知道幽灵绝望而魅惑的歌声能否在少女的记忆中飘荡,但不久之前我才知晓我幼年时的梦想始终在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埋藏。

    如果只能用三个词语描绘我全部的童年,除了弄堂、至亲,最后一个我会选择画笔。如果不是在初二的时候那新开的平面几何课一时搞住了我的脑筋,弄得我应接不暇,如果不是父亲一番意味深长的说话“首先要顾好文化课,在游刃有余的情况下再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老实说,我也从不指望咱们家里能出一个艺术家。”今天的我或许依然在跋涉着追逐童年时的梦想。这条追逐的道路,我不知道可以走多远,也不知道是行得快还是慢,但我想我不会在原地停留不前。

    自小我就被说成是一个安静的小孩,因为我的语言是无声的色彩与图案。就像幽灵用音符来寄托他的人生,gaston le肉x用文字来书写他的情怀,我恰好选择了画笔来记录我的世界。一打白纸,一支画笔,就可以用去晨昏间漫长的白昼。一个人作画也许是寂寞的,两个人一起涂抹就肯定不会。我幸福得在弄堂里的一群同龄人中找到了一个画伴。这个男孩子不仅和我有同样的兴趣,连经历都有几分相似。他的父母是从上海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到安徽去的老三届知青,在广阔无垠的天地中锤炼了几年之后,幸运抑或不幸地被招工上调到了当地的省会城市合肥,因为这样反而错过了后来知青返沪的政策。也许是他的父母和我的爸妈一样都忙于读书工作,也可能是出于将自己无法完成的心愿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的考虑,这个男孩子也是出生不久就被送到了祖父母的身边,直到八岁那年回去父母定居的城市。男孩和我一样都不知道我们的身上正背负着父辈沉重的冀望和这个特殊的时代正在我们的成长之路上打下磨灭不去的烙印,我们只是每日里聚在一起,用线条勾勒眼中光怪陆离的世界,用颜色渲染少年人莫名其妙的心情。

    两家的老人都睡得早,天光一黑,我们就被各自抓回了家,不甘不愿地上了床。男孩子到底是男孩子,鬼主意多,不知他从什么地方学会了做一种叫传音筒的手工,就是找四个一头镂空的铁皮罐子,两个紧紧地蒙上薄薄的塑料膜靠在耳边作听筒,两个留空对着嘴巴当话筒,两对传音筒的底部都用丝线相连,一端在他住的亭子间,另一端在我住的前楼。弄堂间的距离是如此得近,两个人在各自的窗口大了声讲话都听得清,可是当这个原始的通话器架设成功,我们还是兴奋得雀跃不已,因为我们觉得终于可以在不能见面的时候用它来传送只属于两个人的悄悄话。

    两个充满了幻想的少年人还煞有介事地结下了一个秘密约定,彼此交换绝不给第三者看的画。喜欢故作神秘的少年翻遍了整条弄堂,终于在西边弄堂口苔藓斑驳的老墙角找到了一条又长又深的裂缝,作为约定中传画的驿站。从此,一张张对折了的信封被塞进又抽出,遇上落雨飘雪的日子,外面还精心地包裹了油纸。那堵在风雨中独自憔悴的老墙如果知道自己沧桑的皱纹反而作了两颗年轻心灵间连接的纽带,一定会大感与有荣焉。作画的少年一天一天长大,最初的约定始终延续着。有一天,两个人心血来潮地想到将来他们中的一个或两个终会离开这里,于是他们勾着手指又作下了一个约定:无论将来走到哪里,都不会放下手中的画笔,为了让对方知道一幅出现在某一本出版的画册里、某一个公开的展览中或是某一个城市的景观墙上的画是出自自己的手,两个少年一起设计了一个共同的标记,决定把这个只有他们两人明白的图案画在他们每一幅希望对方能够看到的画上。这个奇特的火焰飞腾的标记最先被画到了那堵见证了这个约定的老墙上,随后又被标在了少年们持续交换着的几十幅画中,直到那个男孩子去了一座遥远的城市,断了音信。那个女孩子最后一次看到这个标记是很多年以后在一个异国的街头随手翻到的一幅画上。

    舞台上,众人终于寻到了幽灵藏身的地下室,他们揭开了王座上幽灵的黑色斗篷,斗篷下只有一只苍白的面具。

    四

    “姐,你早点回去吧,我入闸了,到候机室里等。”表弟托运掉行李箱,转过头对跟在身后的我说。

    “也好,在里面等放心,安检有时慢得很。”我陪他往安检口的方向走。

    “姐”

    “嗯?”

    “过去这一年你帮我做的,我心里都记得。”

    声音潮潮的,像纽约冬天那些下雨的日子里弥漫的阴湿的空气。这不是我喜欢的天气。我想说个玩笑驱散它,却一时想不出,只得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些年每次过节,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就缺你一个,大家就会开始说,不知你一个人在美国生活得好不好。姐,如果明年我申请得到纽约的学校,还可以来跟你作个伴儿。”

    只怕你一出机场,就不知恋上哪个美国美眉了,还会有功夫来搭理我!终于蹦出一句玩笑话,刚刚想说,看到他双手插在兜里低着头走路的样子,又咽了回去。

    沉默了一阵,我问了他一个一直盘旋在脑海中的问题:“你从小到大有没有想过自己这辈子到底要做什么?”

    “嗯其实,我小时候最钟意摆弄那些标本,土壤、岩石、植物、还有昆虫。那时我一直想着,将来长大了能够走遍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去考察当地的地理、环境,看看每个地方,有什么样的泥土,什么样的石头,有哪些植物生长,哪些动物栖息。等老了,走不动路了,就坐在家里,整理那些采集来的标本,把他们编成一本实物地图册。”

    怪不得,每次他旅行回来,包里总有一堆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姐,你忘了?当初高三的时候,我有段时间想填地质专业,我老爸老妈不同意,还打电话来问你。”

    印象中似乎是有这么一回事。舅舅当初来问过我的意见,我的回答应该是,地质这个专业太冷,就业也不好,建议表弟再考虑一下。

    沉吟中,听到他在我耳边说“姐,美国有五十个州吧。你说明年我来了以后有多少个地方可以去玩啊,吼吼!”到了入闸口,表弟将他的挎包向后甩了甩,张开手臂,给了我一个充满力量的拥抱。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人流中,我依然可以感受到他硬硬的骨架在我身上留下的感觉。

    步出肯尼迪机场,沐浴在午后慵懒的阳光下,我有些昏昏欲睡。钻进出租车,报上公寓的地址,就微闭起眼睛,想着用这个清闲的下午补一补几天来缺掉的觉。

    车过百老汇大街时,我告诉司机在街口放我下来。司机匆忙减速,有些狼狈地停在路边。看着他不悦的神情,我付了比平时多一倍的小费。

    沿着熟悉的街道,我走回到前日买画的花园。黄金礼拜未过,今日天公依然作美,小花园里熙攘如旧。为人作画的老者正在挥动着炭笔,记录另一张生气洋溢的面孔;对面两个黑发黑眼的青年换成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少年。

    在花园里踱了一圈,找不到前天的卖画人。我回到原点,问那个白人少年,是否知道两天前在此摆摊的人今天搬去了何处。他耸耸肩,摊开双手,对我一笑,露出白得发亮的牙齿。看着我有些怏怏的表情,热情地推销起自己的画来。

    离开花园,我在街上闲逛。经过一家礼品店,进去买下了一个摆在橱窗里的考究的镜框。逛到红日西沉,我搭地铁去了法拉盛,在最钟意的一家沪菜馆用了晚餐。

    到家的时候,已经是纽约城灯火璀璨与星河争辉的时候。我用新买的镜框装裱起前日买下的画像,摆在挂着我的哥伦比亚大毕业证书的墙上。

    这时候,仿古的座钟敲响了九点的钟声。我想起与妈妈约定的通话,赶忙拨出一串号码,号码所在的城市正是这一年的最后一个上午。

    “妈,我下午把阿弟送上机了。”

    “事情办得怎么样?”

    “很顺利,申请材料都寄掉了,该见的老师也都见了。”

    “望他明年运道好,能被录取。整整辛苦了一年”

    “妈,你不要担心,该做的都做了,没问题的。明年二月底三月初就出结果了”

    “你外婆起床了,来跟你说两句。”

    “囡囡?”电话那头传来外婆软软的带着宁波口音的沪语。

    “外婆,我把小阿弟送上飞机了,依明朝就到上海了。学堂个事体也都办好了。”

    “唉一个还没回来,一个又要去了。美国真是有介好,让倷第帮后生一个一个往伊面跑。”

    “外婆,侬最近身体好伐?”

    “一时好一时坏,搿抢还可以。我都八十岁了,讲勿准个。只要倷第帮小辈顺顺利利,开开心心,我就精神一点”

    “外婆,今年春节去啥人家里过阿?”

    “去侬大舅舅家里向。今年是侬外公个十周年,要请和尚来念念经,上上供,依家地方大,摆得开。唉,眼睛一眨,已经十年了”

    “姆妈,电话里向勿要讲第种事体了。”

    “是个,是个”

    “外婆,我今年春节也会回上海过个。”

    “是伐?呒没听侬姆妈讲起过阿。请假会勿会影响到侬个工作?”

    “勿会个。我已经积下来两个礼拜个假期了。”

    “那最好勿过,最好勿过。侬再勿回来一趟,我就怕看不到了”

    “外婆,侬还记得以前弄堂里向住阿拉家对过个陈阿婆伐?依有个孙子从外地来个?”

    “记得个,记得个。侬小辰光和依个孙子老要好个,整天在一道画图。依后来跟侬一样也回去读书了,好像寒假暑假里向还回来过个。”

    “对个,我小学升初中那一年暑假还碰到过依个。外婆,侬晓得依后来个情况伐?”

    “后来阿,依好像高中毕业从安徽考到上海来读大学了。再后头,陈阿婆搬走了,就勿大清爽了。”

    “外婆,我春节回来,想跟侬一道再到老房子伊面去看看。”

    “回勿去了,阿拉个老房子已经没了。侬勿记得啦?两年以前那一片弄堂就全部拆掉了。”

    啊,两年前已经拆掉了!不知是爸妈一直没有向我提及,还是我自己听了忘记了?我坐在橘黄色的灯光里想道。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